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| 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定点调研单位 |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
广告热线:18986172817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首页 >> 资讯报道 客服热线: 18986172817

脱贫攻坚四问:扶持谁?精准识别“扶真贫”

2015-12-03 11:54:03 相关案例: <%=link%> 本文标签:安徽墙体广告策划

  安徽墙体广告策划
   编者的话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近日分别召开会议,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,提出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,要加快补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块突出短板,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。围绕“扶持谁、谁来扶、怎么扶、如何退”等脱贫攻坚的难点和热点,记者深入采访调研,今起推出系列报道。
  找准人口:从建档立卡到“回头看”
  ——建档立卡锁定贫困人口,“回头看”再次核准贫困人口,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、一个贫困群众掉队
  日前,霍邱县长集镇贫困户李斌500只麻黄鸡陆续出栏。 “自从建档立卡后,驻村干部就手把手地帮我制定脱贫规划。在政府的支持下,我4个月前尝试搞养殖,没想到4个月后纯收入就有近万元。 ”李斌告诉记者。
 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基础和前提。贫困家底不清,客观上也使很多扶贫项目瞄不准贫困人口,导致一些扶贫项目更多是在“扶农”而不是“扶贫”。2014年,我省实施精准扶贫,通过严格的建档立卡,最终锁定全省484万贫困人口。
  脱贫攻坚贵在安徽墙体广告策划精准。石台县横渡镇兰关村负责人李新知告诉记者,去年村里按照户主申请、村民小组提名、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、村委会审查、乡镇政府审核、县扶贫办复核、县政府审批的程序,由群众全程参与和监督识别贫困人口。最终在全村257户中确定贫困户79个、242人。
  日前召开的中央安徽墙体广告策划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,要解决好“扶持谁”的问题,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。 11月30日,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,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。省委书记王学军强调,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、一个贫困群众掉队。此前,为确保建档立卡准确无误,我省已于今年10月起全面实施建档立卡“回头看”。
  近日,定远县吴圩镇高埂村在“回头看”中对贫困户进行重新核查。省交通厅驻高埂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夏潇介绍,除掉去年脱贫的人口,将全村原有的147户、423人贫困户调整为109户、269人。
  “回头看”也发现了极少数地方存在粗枝大叶的情况。为此,各地纷纷签订责任状,落实“回头看”相关负责人的责任。金寨县纪委派出23个督察组到每个乡镇监督“回头看”;霍山县与乡镇政府签订“回头看”核准的数据质量责任状。
  据省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安徽墙体广告策划,“回头看”主要就是看扶贫对象准不准,脱贫需求清不清,帮扶机制实不实,资金使用准不准,脱贫成效真不真等问题,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,确保建档立卡信息准确、真实。
  激活机制:从“只进不出”到“能进能出”
  ——因病、因学返贫等情况时有发生,对贫困户实施动态管理,鼓励贫困户积极脱贫,塑造良好的扶贫环境
  近日,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潜山县水吼镇梅寨村梅贞红家,帮助她制定脱贫计划。其实,去年建档立卡时,梅贞红家并非贫困户。省审计厅驻梅寨村扶贫安徽墙体广告策划工作队队长黄道锋介绍,梅贞红的丈夫在外打工不慎身亡,家中失去唯一劳动力,经过调查、公示等程序后把她家纳入贫困户。
  因病、因学返贫等情况时有发生,这就要求激活贫困户的“进出”机制。太湖县晋熙镇九龙村村民韦东耀原本家境不错,不料今年在一次施工时坠落,导致半身不遂。省地税局驻九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传杰说:“我们正在村里公示韦东耀等新增贫困户的身份。 ”
  在我省实施精准扶贫前,一些有能力盖楼买车的“贫困户”也在享受政府的补助,这种“只进不出”的贫困户管理机制,严重降低了扶贫开发的实效。如今,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扭转。杨传杰说,九龙村经过近两年的脱贫攻坚,最近全村拟将130人调整出贫困人口。安徽墙体广告策划
  贫困户“能进能出”的管理机制,不仅能精准识别扶贫人口的数量,也能形成良好的扶贫氛围,不少贫困户主动争取要摘帽。李斌告诉记者,他已经向村里申请摘掉贫困户的“帽子”,虽然“戴帽子”有好处,但捂着“帽子”不光彩。
  周依胜与梅贞红是同村人,他家因三个孩子读大学,去年被确定为贫困户。今年,周依胜家在政府的支持下,安装了3千瓦的分布式电站,每年可增收2500安徽墙体广告策划元,村里还给他安排了护林员工作。周依胜表示:“一旦大孩子毕业工作,我就会第一时间申请退出贫困户。 ”
  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安徽墙体广告策划,能够把真贫困的人口及时请进来,把脱贫的人口及时请出去。省扶贫办项目处副处长汪启平介绍,各地纷纷出台了鼓励贫困户退出机制,为确保退出的贫困户利益不受损失,一般在退出后一段时期内还能享受政府的扶持待遇。
  查清贫因:从“撒胡椒面”到“靶向治疗”
  ——找到401万贫困人口贫困的“病根”,为因地制宜、因户施策的帮扶提供依据
  日前,记者看到两份贫安徽墙体广告策划困户的建档立卡材料。岳西县来榜镇枫树村储诚瑞,儿子读大学,每年学杂费和生活费接近2万元,家庭经济来源靠种茶叶和打零工。致贫原因是“因学”。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汪云峰介绍,储诚瑞有种植养殖经验,有脱贫意愿,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,免费为他发放四季豆种子和黑猪苗,并提供化肥和猪饲料,拟通过种植养殖业帮助他家脱贫。
  定远县吴圩镇高埂村贫困安徽墙体广告策划户王明,家有4口人,本人腿部残疾,无法从事体力劳动,生活较为困难。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。致贫原因是“因残”。夏潇介绍,查清贫困原因后,为王明申报了低保户,维持基本生活;又联系相关部门,拟将其女儿作为长期帮扶对象,资助其到高中毕业。
  几天前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,要真正把贫困对象搞准、把家底盘清,探索多元化、多渠道的精准扶贫路径。
  从建档立卡到建档立卡“回头看”,不仅对全省贫困户的数量进行了精准锁定,也对致贫原因进行了精准筛查。 “在对贫困户输入信息时,必须登记致贫原安徽墙体广告策划因,确保了接下来的帮扶有的放矢。 ”汪启平介绍,致贫原因大体上分为两种,一种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,苦于资金、技术、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,无法通过单兵作战脱贫,但可以在扶持下脱贫,这部分人群占贫困人口的多数;另一种是身体有疾病、有残疾无法参加劳动的贫困群体,这部分人失去了自身造血的能力。
  2014年,我省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当年就减贫83万人。目前,我省401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都找到了贫困的“病根”。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张延安徽墙体广告策划明认为,找到了致贫的原因,就可以因地制宜、因户施策制定脱贫计划,为“靶向治疗”奠定了基础,从而避免了以往扶贫中“撒胡椒面”现象。(记者 夏海军)
<%} %>

湖北 武汉鄂ICP备20001422号-3 www.hbqtgg.com 墙体广告 版权所有:湖北盛世嘉泽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站

联系电话:18986172817 18986172817 技术支持:专业户外媒体-户外墙体广告有限公司 [管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