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士云:民国苏州的交际名媛
2013-07-12 16:25:11
相关案例:
<%=link%>
本文标签:江苏苏州墙体广告
江苏苏州墙体广告: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中国出现过不少生动而有名的女子。她们装扮很时兴,喜爱红唇淡雅,有的风情万种,有的俗艳轻佻,有的妩媚娇嗔。在外交场合中,她们常常会互换顾主。这些女子,旧时大家称之为“外交花”,富含轻度的蔑意。而还有一种女子,相同的靓丽美艳,但却气质特殊,她们家庭布景富裕,有着必定的文明档次和常识内在,且多与巨商大贾或军政要人往来,往往有着极好的分缘,笔者在此称其为“外交名媛”。民国姑苏的蒋士云小姐,即是其间杰出的一位。
秀丽的蒋四小姐
蒋士云,1912年出生在姑苏商宦世家,祖父在无锡经商,爸爸蒋履福是北洋政府外交部的一位外交官,蒋父早年曾在上海读书,后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攻读,北大结业后,曾任驻比利时公使馆随员、驻意大利代理。因蒋士云在家中排行第四,人称之为“蒋四小姐”。她从小天生漂亮,聪明好学,10岁时被家人送往上海读书,12岁随爸爸赴北京,在英国人办的书院里学习英语。从小在姑苏长大的她,很快就融入了北京的日子。蒋四小姐虽然身世于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的家庭,但她不为环境所囿,学习吃苦仔细,让人深感可贵。在京日子学习两年后,15岁的她,随爸爸妈妈回来了姑苏。
5年不见,姑苏的亲属乡邻都大感吃惊,因为这时的蒋四小姐现已大变样,不只容貌更加秀丽,并且除了能讲地道的吴侬软语,还会一口流利的京腔普通话。蒋四小姐回到家园,竟蜚声姑苏外交界,她最喜爱逛观前街,常身着长及足际的花式旗袍,回视有姿。此类花式旗袍,其时在苏城尚属初见,大家争相瞩目,惊为绝艳。当年曾有报纸刊文道:“数向来吴宫花草,许为第一人,后无来者。”因而,寻求她的膏粱子弟不少,并且有人托付媒妁去刺探她的口风,但蒋四小姐答复:“没百万家产不嫁。”而拒人于千里之外。16岁时,作为驻外使节的千金小姐,蒋士云又随爸爸妈妈远下欧洲,并在法国巴黎留学一年,在熟读英语的基础上又初通了法文,这在同辈女子中是极为罕见的。
1927年,蒋士云学成回国,开端斡旋于中国上层政界。在三十年代前期的北平上流社会,可说无人不晓蒋士云。她以她的秀丽容貌,更以她熟练流利的英语和法语,让中国的上流社会和政界要员为之惊羡,变成了上世纪30年代,名动姑苏和京城的外交名媛。当年的蒋四小姐,曾有相片刊登在姑苏《大光亮》报上。此小报是姑苏人茶余酒后的一份消遣读物,有“粉丝”在此报上撰文,专门描写蒋四小姐的秀丽风味:“蒋四小姐的美点,在于动作的姿势。但凡她一举手一投足,不管拿起个杯子来喝茶,或低垂了螓首咽食东西,一个极小的动作,也都有一个动作的姿势,真如春云幻变。尤其是在她玉指夹着了卷烟,在遐思歇息的时分,她的右肩微耸,左斜垂,手指卷握了个空拳,掌心仰天,香氤绕缭,在蜷拥成勾的眉发间,那迷蒙的双眼,幽然向往,真如同酒醉了的玉环,朝雾罩笼了黛山通常。走路的时分,更可见她生动的姿势,莲步一移,都有着跳舞的步位,全身的重心,彻底寄托在咯咯有音乐节奏的珠履上面,因而在背面看来,她两支玉腿在参差移动的时分,那总枢全身动作的部位,和纤细的腰部,窈窕款摆,如同春柳顶风,麦浪舞蹈通常。”名媛美姝那袅袅娜娜的窈窕之态,栩栩如生。
差点嫁给张学良
在蒋士云的人生中,最传奇的是当年她与有着民国“四大令郎”美名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的结识。蒋士云和张学良第一次碰头,是在1927年夏天的北京,也即是蒋士云回国的当年。此刻的张学良,已是东北军第三军团总司令。张学良很长于结交兄弟,与中国驻外大使顾维钧的往来非常亲近。张学良虽然驻防保定,但常常来到北京。而蒋士云的爸爸蒋履福,正巧从中国驻法国外事上卸职,回国述职,伴随顾维钧一同来到北平。就这样,经顾维钧举荐,张学良得识蒋履福,一起也得以初识了同席的蒋履福女儿蒋士云。
那时的少帅张学良,血气方刚、春风得意,死后有着一大堆美女寻求者,虽然少帅听过百转千回的评弹和昆曲,也曾眷恋甲全国的姑苏园林,但其时并没把这位梳着两条辫子的年青姑娘放在心上。可是蒋士云却牢牢记住了风流倜傥的张学良。三年之后,即1930年,张学良和蒋士云又见了面。那年冬季,张学良在南京与蒋介石会晤后,带着夫人于凤至去了上海。在到会上海市长张群为他举办的款待宴上,再次和蒋士云邂逅,已出落得风姿绰约的蒋士云,这次给张学良留下了深入的形象。之后,蒋士云不光和少帅频频赴宴,并且又连续到会了张群和上海头面人物举办的几场舞会。张学良这时才发现,蒋士云不光长大了,并且又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,这让他大为惊奇和欣赏,因为喜爱英语的张学良能够和蒋士云用英语互通情愫,两人谈得非常惬意。或许蒋士云就从那时起,在心底深深爱上了这个东北武士。当然,张学良心里也有这位小四妹的影子,可他回来沈阳后,就把那会讲两种外国话的姑苏姑娘淡忘了。虽然他回沈后,不断收到蒋四小姐从上海寄来的书札与明信片,后来蒋士云还把不容易示人的玉照也寄给他。暗慕张学良的蒋士云,信任他会了解她那种隐含不露的少女情愫。
这段绯闻,一度在当地小报上屡有刊载,特别是姑苏的《大光亮》报,竟有连续登载,添油加酱,夸张其实。为此蒋士云非常愤慨,曾给姑苏《大光亮》报写过一封亲笔函:“贵报近数号中,曾屡次登载危害不才声誉之事……笔不堪记。妄肆流言,不分泾渭,语言之谬,令人怒诧。而贵报编缉不辨是非,竟容挂号,实系目无女权,有侮品格。如《春风婆娑话金刚》中,有‘曾闻一度与张汉卿将军相遇事’,下注以‘吾闻如是,志之待证’。此不过耳闻,胆敢披诸报纸,不加详察,误作不才。自个声誉为重,应请立与更正,并望从此不许登及不才声誉之事。如不见从,请慎之。此致贵报编缉先生鉴。蒋士云启。”在第二年头,在蒋士云完毕了巴黎的学业后,特地赶到北京,决议和张学良裸露心迹,想不计名分和张学良在一同。但成果到了北京,蒋士云非常绝望,因为她从一个兄弟那里得知,少帅身边又有了一个相同不计名分的赵一荻,并且还和少帅有了爱情结晶。蒋士云好歹也是姑苏大家族的女儿,在于凤至之下也就算了,在赵一荻之下她却承受不了。绝望之下,蒋士云脱离了北京,远度重洋去了欧洲,一是为了遗忘张学良,二是要把自个心底的苦楚变成发奋读书的动力,开端了新的日子。
贝祖诒的好太太
比及1933年,蒋士云重回姑苏时,她已变成中国其时的金融教授———贝祖诒的太太了。
贝祖诒(1893—1982年),字淞荪,江苏吴县人,结业于姑苏东吴大学,曾供职于盛宣怀兴办的汉冶萍煤铁公司计算部。1914年进入中国银行北京总行,历任中国银行界要职。贝祖诒在东吴大学结业后,娶了庄氏的女儿为妻。庄氏身世名门,是一位笛子高手,又是一个忠诚的佛教徒,配偶间非常恩爱。1913年他们添了个女儿,取名贝聿华。1917年又添了一个男孩,即是后来变成国际闻名修建大师的贝聿铭。1930年,庄氏因病逝世,留下了年仅13岁的贝聿铭和弟弟贝聿昆、贝聿枞以及三个姐妹。
中年丧妻,使得贝祖诒非常懊丧。他地点的银行为了让他提前从丧妻哀痛中摆脱出来,决议派贝祖诒出访欧洲,借调查欧洲国家分行的工作情况而散心消愁。就在这次出访中,贝祖诒邂逅了蒋士云,两人志同道合。其实蒋士云与贝祖诒,早在上海和南京就见过面,这次相逢国外,又是同病相怜,所以蒋士云与贝祖诒攀谈数日,两个沉寂的心灵,居然碰撞出爱情的火花。
蒋士云的爸爸妈妈熟知,贝家祖辈是姑苏望族,虽然晓得贝祖诒嫡妻已新丧,依然不允同爱女的这门婚事,因为贝祖诒膝下究竟已有6位子女,且年长蒋士云许多。可蒋士云是重豪情、重信义的现代女子,决然突破家庭和尘俗的阻力,决议嫁给贝祖诒做续弦夫人。并于1932年春,举办了盛大的婚礼。
抗战成功后,时任行政院长、把握财政金融大权的宋子文,极为欣赏已是中国银行副总经理的贝祖诒。由他引荐,贝祖诒于1946年3月1日出任了中央银行的总裁。其时的民国报纸有文载,说蒋士云有“帮夫运”,是她嫁给贝祖诒后,贝祖诒才坐上了银行总裁的高位。在贝祖诒一年的任期内,致力于外汇办理,被视为最有才华的财政官员。后为了抵挡通货膨胀,建议敞开外汇,兜售黄金,因外汇干涸导致黄金风潮,再加上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奋斗,1947年2月宋子文和贝祖诒被逼下台。1973年贝祖诒就任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就事董事,退休后居住纽约。
蒋士云与贝祖诒育有一女。女儿成家后独自住开,只在每星期六回到曼哈顿花园街的住所,与妈妈共度周末。纽约曼哈顿花园街是有钱人的全国,旧中国蒋、宋、孔、陈四大家族的遗老遗少,大都都住在这里。蒋士云常常与孔祥熙宋蔼龄的长女孔令仪,民国外交家顾维钧太太黄蕙兰等,在一同打麻将。1982年12月,丈夫贝祖诒因病逝世后,采访蒋士云的记者如云,每次承受采访后她都会递给对方一张手刺,上面除了“贝蒋士云”四字外再无其他内容,表达了她“此生都是贝家人,不会思考再嫁事宜”的决计。
难忘旧情续传奇
蒋士云传奇不在情史,而是她的终身,都在驾御着自个的日子。
1936年“西安事变”后,本着一尘不染的情绪,许多世家都保持沉默,只要已是贝夫人的她,积极参与到解救张学良的行为中。张学良被押至浙江奉化雪窦山幽禁,蒋士云经过贝祖诒与戴笠的友谊,获准到雪窦山去探望张学良。张学良到了台湾今后,1979年春天,蒋士云还特地从美国飞到台北,在一家餐馆里请客已届耄耋高龄的张学良,这两件事多年来不为人知。这阐明她其时探望张学良是在很隐秘的情况下进行的,一起也阐明蒋士云重情重义,作为张学良的兄弟,她尽了该尽的友谊与信义。
因为蒋士云的死后是蒋、贝、张三大家族,身份的杂乱与显赫,和蒋士云力排众议的行为,在其时掀起不小的波涛。所以张学良至死都记忆犹新这位“士云贤妹”,并称她为“自个最喜爱的女性”。张学良的绵长人生中,身边的异性寻求者当然不仅仅于凤至和赵一荻。但张学良引为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