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4年来6次电视问政 交通食品与湖泊成了老大难
2014-07-08 10:21:31
相关案例:
<%=link%>
本文标签:湖北墙体广告
湖北墙体广告 疑问导向,理性思想。从2011年至今,武汉电视问政至今已是第四年,共举办了6次。尖利、理性、揭露地讨论城市管理疑问,寻觅公共管理一致,变成电视问政最明显的特征。
记者依据本报数据库对4年来6次问政所触及的共290多个疑问进行了剖析。计算标明,交通、食物安全、湖泊、违建、保证房五大疑问始终是4年来的最热论题。4年中,触及交通的疑问42个、食物安全25个、湖泊疑问24个、违建23个、保证房15个。能够看出,民生疑问,是城市开展的重中之重。
计算成果亦从一个旁边面体现出武汉这座城市开展中的阶段性。交通、食物安全、保证房等疑问,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,而比如湖泊维护等疑问,看起来具有相当的地域性,实践折射出生态维护与建造在城市开展中权重的进步。
1.关键字:交通
重视次数:42次
出行难疑问依旧
历年问政数据显现,触及交通方面的疑问超过40个,是问政中名副其实的第一。交通疑问集中体现在:交通次序、路途修建、出租车营运次序、火车站汽车站周边环境、公交服务质量等几大方面。
路途修建、公交营运、黑的,是历年交通问政方面的“高频词”。同样的疑问屡次“被问”,折射出基础设施与配套建造的短板一向存在。
【剖析】“变革改到把柄即是权利,改到深处即是利益。”点评专家陈鹤说。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黄红云以为,路途乱象的管理,一要理顺体系,否则没人管;二要明确责任,否则不知问谁的责。
2.关键字:食物安全
重视次数:25次
接连三年问“豆腐”
2012年-2013年,“食物安全”接连两年归入“十个杰出疑问整改”,并专场聚集问政,声称“把局长问得头发都白了”。
那两年,食物药品监督局局长杨泽发也是收到“礼品”最多的局长——“疑问”餐具、疑问卤味、“食”字说文解字图卡、《常青花园小餐饮标准手册》。
计算显现,仅2012年以来问政中触及食物安全的具体疑问多达25个,“豆制品的食物安全”几乎每年都在问,尤其是疑问“豆腐”,接连3年上榜。豆制品范畴曝光的一系列疑问,强烈显现出监管范畴的缺位。
【剖析】制作短片的编导通知记者,食物安全的论题每年都讨论,但角度、广度和深度都不相同。相较之下,2013年的论题更广,因为当年恰逢机构变革,工商和质监的食物监管功能即将并入食药监。
食物安全年年问,可仍是“恶疾”。对此,本年的点评专家乔重生说,燃眉之急是进步违法本钱。
3.关键字:湖泊
重视次数:24次
湖泊受伤一向未“止血”
武湖、南湖、竹叶海湖、官桥湖、张毕湖、芦湾湖、郭家湖、野湖、道士湖、神山湖、西湖、桂子湖、汤逊湖、秀湖、东湖、杀牛湖、后湖、龙阳湖……4年来,出现在电视问政中的“湖泊”多达18个,它们或被侵吞,或变成“桑田”,抑或许爽性“不见”了。有的湖泊污染疑问乃至还不止被曝光一次。
2012年-2014年,湖泊维护接连三年归入“十个杰出疑问”许诺整改的内容。据不完全计算,电视问政曝光的湖泊污染、侵吞疑问有21个,包含武湖生态湿地遭侵吞,一年仍然原样;竹叶海湖缘何变“桑田”;官桥湖为何陷边管理边污染怪圈?汉南桂子湖漂亮湖景房原是棋牌室;江夏区金口街的郭家湖正在不见;汤逊湖被楼盘“圈养”等等。
【剖析】记者发现,湖泊污染,很简单导致现场观众和专家的共识。不论是发问仍是点评,都“火药味”十足。
曾参加过两次电视问政的湖泊维护达人柯志强通知记者,3年的电视问政,让湖泊维护变成政府、大众都很关怀的论题。他以为,虽然武汉政府有治湖的决计,但在实践执行中,湖岸线计划太简单改动,修正太困难。“填了一处,又从头挖一处,这不是极大地糟蹋吗?为何不处理守住计划的底线呢?”
4.关键字:违建
重视次数:23次
“不作为、慢作为”成恶疾
2011年、2012年,“违法建造”接连两年被归入“十个杰出疑问的整改”,在2013年,乃至以多达10个短片,对该疑问进行专场问政。
记者不完全计算,这些年,电视问政中触及违章修建的疑问有23个之多。“今天拆明日建,违法修建像韭菜相同割不完,那我主张城管执法局应该改名叫‘割韭菜局’”,相关有些一度被专家如是挖苦。
【剖析】记者注意到,4年来,“违法建造”的疑问每年都会重视,但从违法建造的惊人表象,到城管有些的“不作为,慢作为”,城管工作人员的以公谋私,再到背面的“计划有些与城管有些互踢皮球”。问政“违建”逐渐深入,逐渐理性,愈加具有建造性。
5.关键字:保证房质量
重视次数:15次
“很痛心”代替不了“准则建造”
2011年到2012年,“保证房”接连两年被归入“十个杰出疑问整改”目录,2011年曝光的“楼歪歪”至今仍令人形象深入。记者不完全计算,近3年来,电视问政中触及保证性住宅的疑问多达15个。
保证住宅墙面布满“斑点”,飘窗装饰板浸满水印;武汉最大保证性住宅项目,居民出行受困;洪山南湖新村,一个有900多户的经适房小区,却有400多户存在漏水疑问;在汉口城市广场还建楼项目,因为规划不合理,居民的大门居然“打架”;某新建的还建房的防火资料居然一晒就软,一戳就破。本年,在电视问政现场,更是爆出汉南康居小区有严峻的房子质量疑问。
【剖析】2011年,武汉电视问政元年,面临保证性住宅存在的“豆腐渣”表象,时任副市长孙亚说:“我的心境很沉重!”从此,“诚实抱歉”、“立刻就办”的声响一向未绝,但保证房中存在的质量不过关表象仍时有发生。保证房质量凭啥就不如商品房?究竟如何保证保证房质量?本年问政市民的诘问,仍在等候答案。
■ 调查
四年问政看改变
“问风格”比重在添加
电视问政,问啥?记者整理发现,“问风格”的比重正逐年添加,且曝光的疑问越来越尖利。本年,更是接连推出上下半场,17个区的区委书记初次上台应考。
“问民生”成肯定干流
本年,教学、医疗疑问初次被问政。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泄漏,本年挑选的十大疑问是从12万条市民主张中选出的,教学医疗的“得票率”很高。相较2012年“新城区工业化不高”、“工业项目批阅流程”等疑问,明显,民生疑问已变成电视问政的肯定干流。
从“尖锐”到渐趋“温文”
翻阅历年的报导,市民和媒体对电视问政的评估高度一致——从“尖锐”到“温文”。虽然问政现场官员的“套路”仍在被戏弄,但客观地说,现场官员制作的为难确真实减少。这也体现出电视问政日趋老练,更垂青讨论的“理性深入”和处理疑问。
■ 重温·四年有些问政语录
“我的心境很沉重!”
——2011年初次电视问政,面临“墙面掉落,墙体开裂,外墙漏水”的“楼裂裂”,时任副市长孙亚说。尔后,“很沉重”变成问政常见语。
要想问政不冒汗,常到社区转转,我派茶你们喝。
——2012年期中考,百步亭居民期望官员多下底层。
一些领导答复疑问答非所问,打官腔、打太极、说空话,是去武当进修了的吧?
——2012年期中考,网友不满官员绕弯子。
花钱“打点”一下,就能经过查看。
——2013年期中考,某“定心豆制品企业”的老板说。